■本報記者 楊瀟慧
  見過顧鳳芳的人,都對她的一雙大眼睛印象深刻。甚至有一次,她拄著盲杖在車站等車,有人不客氣地說:這麼大的眼睛,裝什麼瞎子!
  年輕時的顧鳳芳,因這雙美麗的眼睛,讓許多人一見傾心。然而,她出生時,就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視,中學時近視已經高達1600度。18歲那年,她到崇明農場務農。一天,她彎腰在地里幹活時,突然覺得眼前一片模糊,被送到農場醫務室,醫生也說不出所以然。兩天后,她坐船回到上海檢查,醫生告知,視網膜脫落,而且因就醫不及時,很可能要失明。
  21歲,人生還剛剛開始。這是顧鳳芳第一次嘗到人生的苦澀。她不甘心,病假回家,積極治療,先後兩次接受手術。但醫生宣告,她沒有治愈的可能。中途致盲的苦楚,難以用言語表達。生活無法自理,無法看書讀報,不能獨自外出,一切必須從頭學起。倔強的顧鳳芳,堅持每周兩次去醫院接受針灸治療。
  在就醫過程中,她遇到了因工傷治療眼睛的小伙子。小伙子對美麗倔強的顧鳳芳一見鐘情。經過4年戀愛長跑,有情人終成眷屬。
  丈夫勤勞肯乾,細心體貼,不但在外奔波,還承擔了所有家務。1990年,兒子毛毛出生。顧鳳芳覺得,人生還是甜蜜的。然而,天有不測風雲,2001年10月,一向無痛無病的丈夫突然病倒了。“肝癌”,僅僅3個月,便奪走了她的丈夫。
  “他的離開比我的眼睛失明還讓我心痛百倍!”顧鳳芳第二次嘗到了人生的苦澀。撫摸著剛剛11歲的兒子的臉,顧鳳芳下定決心,一定要好好活下去。她學著做飯,一次次摸索著上竈台。不是被油濺到,就是碰翻了油鹽醬醋,或者把菜盛到了地上;她學著管理家庭,仔細打理每一分錢,親戚送來的肉和菜,她都留給兒子,自己每天只吃水煮大白菜。她每天一邊做家務,收聽教育台的廣播,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,也學會瞭如何正確教育孩子。
  兩年前,兒子大學畢業,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。然而,卻要大量出差。顧鳳芳的大部分時間,只有一個人度過。從早到晚聽廣播,做家務,除了這些,她做不了其他事。不懂盲文,看不了書;沒有朋友,出不了門。“在盲人當中,我並不是最差的,有許多人終身未婚,現在父母離世,他們只能一個人生活,很多人貧病交加,與世隔絕。”
  去年,顧鳳芳通過電臺得知本市有一家名為“暢炯視障”的公益組織,專門幫助像她這樣中途失明的盲人。她聯繫了公益組織,在志願者的幫助下,學會瞭如何使用盲杖,如何走出小區,乘地鐵,乘公交,第一次真正靠自己走出家門,與盲人朋友一起參加活動。熱心的顧鳳芳成了盲人朋友的聯絡員,家裡的電話天天不斷。
 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,“暢炯視障”組織了一項大型盲人活動,顧鳳芳參與其中。她說:“我現在的心愿,是讓更多的盲人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家門;也希望社會給予盲人多一些理解和幫助,讓他們能和正常人一樣感受世界。”  (原標題:盲人的世界也可以精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yfnljgc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